❁ Oneness Center Tainan Shinshr Science Park
台南合一身心靈成長中心 新市科學園區

印度合一大學
幫助人類完全的從痛苦中全然的解脫、無條件的自由

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【與父母和好 】奧修





Osho 奧修談 與父母和好 

《再次成為孩子 The Book of Children》
http://www.osho.tw/ebook/book63_08.htm 轉自 奧修電子書



怒氣和愛的衝突

門徒問:
我第一次很生父母的氣。
我的怒氣和愛有很大的衝突,使我覺得很傷心。你可以幫我嗎?

奧修答:
如果孩子了解可憐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中、
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他們所做的事,每個孩子都會很生氣。
他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好。
他們的發點是善意的,他們的意識則為零。
無意識之人手中的善意是很危險的
它們無法帶來他們意圖中的結果,搞不好還會恰恰相反。

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把美好的小孩帶到這個世界上,
但是看看這個世界,它就像一間孤兒院,根本沒有父母存在。
事實上,如果它是一間孤兒院的話,倒也比現在好,
因為至少你會做你自己---沒有父母來干擾你。

這個怒氣是很自然的,但卻是沒有用的。生氣幫不了你的父母,反而還傷害你自己。

據傳佛陀說過一句非奇怪的話:你生氣是在為別人的錯誤處罰自己
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會覺得它好像很奇怪:你生氣是在為別人的錯誤處罰自己。

你的父母在二十年前、三十年前,做了一件事,而你現在感到生氣。
你的怒氣無助於任何人,它只會在你的心裡留下更多的創傷。
我要向你解釋小孩子如何被養育長大的整個機制,
你應該會比較了解發生過的事都是會發生的。
你的父母被他們的父母制約,你無法找到最初要負責任的那個人,這已經一代傳一代了。

你的父母對你所做的事,就恰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做的事。
他們是受害者。你將對他們抱以慈悲之心,
也會高興你將不會在你的生命裡重蹈覆轍
如果你決定有小孩,你會高興將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
你可以變成一個句點。你不會這樣對待你的小孩或是別人的小孩。

你應該感到很幸運,有師父可以向你解釋父母和小孩之間的情況
—複雜的養育、善意的出發點、壞的結果,
每個人都盡力在做,而世界卻變得愈來愈糟糕。

你的父母運氣就沒那麼好了,他們沒有一個師父—而你卻在生他們的氣。
你應該仁慈、慈悲、有愛心。他們不管做了什麼,都是無意識的。
他們不會做別的。他們所知道的一切都在你身上努力過了。
們很受苦,也創造出世界上另一個受苦的人類

們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受苦,而你可以清楚地了解人為什麼受苦。
一旦你了解痛苦是怎麼衍生出來的,就可以避免在別人身上做出同樣的事情。

對你父母有點憐憫之心吧。他們努力地工作,盡了一切的努力,
但是他們對心理的運作一無所知。
他們並沒有學到怎麼當個爸爸媽媽,他們學到的是怎麼當個基督徒、
怎麼當個馬克思主義者、怎麼當個裁縫、怎麼當個水管工人、
怎麼當個哲學家—這些都很好、很必要,但是它們少了根本的東西。
如果他們要生小孩,最重要的教導應該是怎麼當個媽媽、怎麼當個爸爸。

大家都認為你把小孩生出來,就知道怎麼當媽媽或爸爸了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
對,就生小孩而言……這是生物性的行為,你的心理不需要受訓。
動物都做得很好,小鳥都做得很好,樹木都做得很好。
但真的生出一個小孩,跟當媽媽和當爸爸是兩碼子事。
這需要很大的教育,因為你創造出一個人類。

動物並沒有創造出什麼,他們只是生產複製品而已。
而現在科學已經發展到他們發現了複製品真的是可以生產的!
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想法。如果我們弄出銀行……我們遲早會弄的,
一旦想法出現,就一定會成真的;
而且科學上也證明了這是百分之百有可能的……沒有問題。

我們可以在醫院裡弄男人的精子銀行和女人的卵子銀行,
可以創造出兩個一模一樣的精子和兩個一模一樣的卵子,
這樣就會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孩出生。
其中一個小孩會被送到這世界,另一個小孩會在冷凍庫裡長大,
他沒有意識,但全身上下都和另一個人一模一樣。
如果第一個人出了意外,失去一條腿或是一個腎、必須動手術,那沒有問題:
他的複製品正在醫院裡等他,他們可以從那個複製品身上取出一個腎
—他生長的速率一模一樣,只是沒有意識而已—
而且他的腎會和失去的那個一模一樣,可以取而代之。

複製品的想法看起來好像是醫學上的一大進步,但是它很危險
—危險是因為這樣人類就變成一部有可替代零件的機器,
就像任何一部機器一樣,哪裡出了問題你就換掉哪裡,
果每一個部分都可以換掉的話,人類和靈性成長的距離就愈來愈遙遠了,
因為他會開始認為自己只是一部機器。
有一半的世界,共產主義的世界,就是這樣想的—人是一部機器。

很幸運,可以了解父母的處境。
他們並不是特別針對你的,換做別的小孩被他們生下來,他也會受到一樣的對待。
們的程式就是如此,他們也很無助。
對無助的人生氣是不對的,這樣不公正、不公平,而且對你有害。

你真的可以藉由變成一個我所說的個體來幫助他們:
更有意識、更警醒、更有愛心。看到你的樣子只會讓他們有所改變;
到你有這麼大的轉變,只會讓他們仔細思考,也許錯的是他們。
沒有其他辦法了。你不能在理智上說服他們,
他們可以做理智上的辯論,但辯論絕對是改變不了任何人的。
唯一能使人改變的,就是你的個體性所散發出來的魅力、磁力、魔力。
這樣你所觸摸到的,都會成金。

所以,與其浪費你的時間和精神生氣、和早已不存在的過去抗爭,
不如把你整副的精力都拿去取得你個體的魔力。
這樣父母看見你的時候,他們無法對你養成的特質、
那些自然而然會吸引人的特質無動於衷
—你在即使是怒氣確實會比較適切的情境裡,
所散發的清新、善解人意、無條件的愛和善意。

只有這些能夠成為真正的爭辯,你一個字都不用說。
你的眼睛、你的臉、你的行動、你的行為、你的回應,
就會讓他們有所改變。他們會開始探詢你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、
你如何成為這樣—因為人人都想要這些特質。
這些是真正的財富,沒有人富有到可以不用擁有我所告訴你的這些東西。

所以,把你的精力放在蛻變自己吧。這會幫助你父母的
也許還會創造出連鎖效應也說不定,你父母也許有另外的小孩,
他們也許會有朋友,就這樣一路影響下去。

就像你在寧靜的湖岸上坐著,向湖裡投下一顆小石頭。
這顆石頭很小,所以它一開始先創造出一圈小漣漪,但是一圈接著一圈……
一直傳送到遙遠的湖岸,湖有多遠,就傳送到多遠。而這只不過是一顆小石頭而已。

我們正活在某種新的氣氛中、新的心理之湖裡,
論你在這裡頭做了什麼,你都會在四周創造出某種震動。
它會觸動人們,觸及那未知的泉源。

造出正確的個體性的小漣漪吧,這會觸及很多人—尤其是那些和你最親密的人。
他們會最先看到,並帶著極大的驚嘆來了解。所以感覺幸福一點吧,
你有機會可以得到完全的蛻變。同時去幫助你的父母吧,
為他們並沒有這樣的機會,憐憫他們吧。

 
造出正確的個體性的小漣漪吧,這會觸及很多人—尤其是那些和你最親密的人。
他們會最先看到,並帶著極大的驚嘆來了解。所以感覺幸福一點吧,
你有機會可以得到完全的蛻變。同時去幫助你的父母吧,
為他們並沒有這樣的機會,憐憫他們吧。



對父母的義務

門徒問;
父母對我很失望,他們總是很煩惱。我究竟對父母有什麼樣的義務?

奧修答;
家庭的困擾就在於 小孩會脫離童年,而父母永遠脫離不了父母的角色!
人甚至沒有學到父母的角色,並不是你要執著一輩子的東西。
小孩一長大,父母的角色就結束了。

小孩曾經需要它—他很無助,需要媽媽、爸爸的保護;
但是當小孩翅膀硬了,父母就必須學習如何退出小孩的生活。
可是因為父母從不退出小孩的生活,
他們便給自己造成焦慮,也給小孩造成焦慮。
們破壞、創造出罪惡感,超過一定的範圍之後,他們就沒有助益了。

  為人父母是一門很大的藝術,很少人有做父母親的能力。

你完全不用擔心—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小孩感到失望!
而且我說全部,沒有例外。
即使是佛陀的父母也對他很失望;顯然,耶穌基督的父母也對他很失望。
他們過著某一種人生—他們是循規蹈矩的猶太人—
而耶穌這個兒子,和許多傳統的想法、習俗 背道而馳。
耶穌的爸爸約瑟夫年紀大了,一定期望兒子在站裡幫忙做木工、做他的工作
—而這個蠢兒子竟然開始談論上帝的王國!你認為他老的時候會很快樂嗎?

佛陀的爸爸年紀很大了,他只有一個兒子,而且是很老的時候才生的。
他等了一輩子,一輩子都在祈禱、拜神、做各種宗教儀式,
為的就是要有一個兒子,因為誰能去照管他偉大的王國呢?
後有一天,這個兒子從皇宮裡面走掉了。你認為他很快樂嗎?
他很生氣、暴怒,如果他找得到的話,可是會殺掉兒子的!
他的警察、他的探子,都在王國裡上上下下地找著。
「他躲在哪裡?把他給我帶來!」

佛陀很清楚,他會被爸爸派來的人抓起來,
所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離開爸爸王國的邊境,逃到其他的王國。
有十二年的時間他都無消無息。

他開悟了以後,回家分享他的喜悅,跟爸爸說:
「我已經到家了。我體悟了。我已認識真理了—這即是道。」

國王氣得不得了,渾身顫抖—他很老了,非常老了。
他對佛陀咆哮說:「你讓我丟盡了臉!」
他看到佛陀穿著乞丐的袍子,拿著乞討缽站在那邊,
「你竟然敢穿得像乞丐一樣,站在我前面!你是帝王之子,我們家從來沒出過乞丐!
我爸爸是國王,他爸爸也是,我們當國王已經好幾世紀了!你讓列祖列宗蒙羞!」

佛陀聽了半小時,一語不發。
等爸爸氣力用盡,稍微冷靜下來的時候—開始流淚,憤怒沮喪的眼淚,
佛陀才說:「我只請你做一件事。請擦乾你的眼淚看著我
—我已不是當年離家的那個人了,我已經完全蛻變了。
但是你的雙眼滿是眼淚,你看不到。
你還在對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人說話!他已經死了。」

這又勾起其他的怒氣,爸爸說:「你想要教訓我是不是?
你以為我是白癡嗎?我認不出自己的兒子嗎?
我的血在你的血管裡流著—難道我會認不得你嗎?」

佛陀說:「請不要誤解我。這個身體確然屬於你,但我的意識則非。
我的意識才是我的實相,我的身體則非。
你說得沒錯,你爸爸是皇帝,他爸爸也是,
但就我對自己的認識來講,我的前世過著乞丐的生活,
我的前前世也是乞丐,因為我一直在追尋真理。
我的身體是透過你而出生的,但是你就像是一個通道一樣。
我並不是你創造出來的,你是一個媒介,我的意識和你的意識毫無關聯。
我的意思是我帶著一份新意識回家了,我已經歷了重生。看看我吧,看看我的喜悅吧!」

爸爸看著兒子,對他所說的話不敢置信。但是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:
他非常生氣,但是兒子一點反應也沒有。
這絕對是新鮮事—他知道自己的兒子。
如果他還是以前的那個人,他會變得和爸爸一樣生氣、甚至更生氣,
因為他很年輕,他的血比爸爸的血更熱。
但是他一點也不生氣,他的臉上有著絕對的安詳、極大的寧靜。
他沒有被爸爸的怒氣擾動、干擾。
爸爸已經把他臭罵一頓了,但是好像根本就沒有影響到他

  他抹去一雙老眼裡的淚水,再看了一次,他看到了這份新的優雅……

  

你的父母會對你失望,因為他們必然曾經想透過你,來滿足某些期待。
但是別因為這樣就內疚,否則他們會毀了你的喜悅、你的平靜、你的成長。
你繼續保持不受干擾、不擔憂的狀態。千萬不要內疚
你的生命是自己的,你必須根據自己的光來活。

當你抵達喜悅、內在幸福的源頭,就去找他們分享吧。
他們會很生氣—你先等等,因為怒氣不是可以永久持續的東西,
它就像雲一樣出現,然後就過去了。你等吧!
去找他們,和他們在一起,
但是唯有當你確定即使他們生氣,你還是可以繼續保持冷靜;
唯有當你知道即使他們生氣,也沒有什麼能讓你有情緒反彈;
唯有當你知道即使他們生氣,你還是能夠用愛來回應的時候,你才去。
這是唯一可以幫助他們的辦法。

  你說:他們總是很煩惱。

這是他們的事!別以為你順著他們的意思,他們就不會擔心了。
他們還是會擔心的,這是他們的制約。他們的父母一定擔心過,
他們父母的父母一定也擔心過;這是他們的傳統。
你會讓他們失望,是因為你不再擔心了。
你走錯路了!他們很悲慘,他們的父母也很悲慘,等等等等……
上溯到亞當和夏娃!而你走錯路了,所以他們才擔心得不得了。

但是如果你擔心,你就錯過一個機會了,
這樣一來,他們又再次把你拖回之前的那個沼澤裡。
他們會心情很好,很高興你又回到舊有的傳統裡、慣常的路上,
但是這幫不了你,也幫不了他們。

如果你保持獨立,成就了自由的芬芳,
如果你更有靜心的品質—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在這裡的緣故:
為了更有靜心的品質、更寧靜、有更多的愛、更幸福,
這樣有一天你就能分享你的幸福。
要分享的話,你必須先擁有;你只能分享你已經得到的東西。

現在你也可以去煩惱,但是兩個人煩惱只是在加倍煩惱罷了,無法彼此幫助。

這一定已經成為他們的制約了。這是世界上每個人的制約。

 

有一個拉比正被一個家庭招待,
而這一家的主人,因為對這樣的榮幸肅然起敬,
便警告孩子們晚餐的時候要嚴肅一點,因為偉大的拉比要來了。
但是吃晚餐的時候,他們因為某件事而笑了,他就在餐桌上命令他們。

拉比起身,準備離開。

夏慮的爸爸問說:「怎麼了嗎?」

拉比說:「噢,我也笑了!」

  

你別為他們的嚴肅煩惱,也別煩惱他們在煩惱你。
他們正無意識地要讓你內疚
別讓他們成功,因為如果他們成功,他們就會毀掉你,
也會毀掉一個本可以透過你而發生的機會。

  你問:我究竟對父母有什麼樣的義務?

的義務就是:你必須做你自己。
你的義務就是:你必須幸福、狂喜,必須成為自身的慶典,必須學著去歡笑、去歡慶。
他們在身體的層面上幫助了你,你必須在靈性的層面上幫助他們。
這是唯一可以回報他們的方式。

  

放棄內疚

門徒問:
我對媽媽感到內疚。我無法給她愛和關心,
自從我們住在一起之後,情況更糟了,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她。

奧修答: 有幾件事。
首先,爸爸、媽媽要求太多了,多過小孩所能給予的
,因為自然的進程是:他們愛你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小孩,
但你無法用同樣的方式愛他們,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小孩。
你會愛你的小孩,然後同樣的事又重演一遍:
你的孩子將無法用同樣的方法來愛你,因為河流是往前流的,而不是倒著流的。
自然的進程是父母會愛小孩,小孩會去愛他們的小孩,無法逆向。
這樣的要求似乎很自然,因為媽媽愛你,
她就覺得你也應該用同樣的方式來愛她;
可是她要求得愈多,你愈沒辦法回報這份愛,
她也在你心裡創造出愈多的內疚。所以放棄這想法吧—完全放棄它;
它是很自然的東西。你沒辦法用她愛你的方式來愛她,
你並沒有錯,完全沒有。每個小孩的情況都是如此;大自然的意圖就是如此。

如果小孩太愛父母的話,他們將沒辦法愛自己的小孩。
這會更危險—這樣這個物種的存續就有危險了。
你媽媽也沒有愛她媽媽,一個人頂多可以很有禮貌、很有規矩,但是愛不會倒流。
一個人可以去敬重,確實如此—你應該要敬重,但愛是不可能的。
旦你了解愛是不可能的,內疚就會消失。

有一些人變得太過於依戀父母,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父母身上;
他們的心態生病了。如果一個女人太愛她媽媽,她就無法愛男人,
因為她將一再發現自己的母親很痛苦,她將一再發現這會創造出衝突。
果她愛上一個男人,她的愛會流向那個男人,她便覺得內疚。
他們永遠無法享受生命,也會對自己的父母生氣。
他們的內心深處會希望:「如果有一天媽媽死了或是爸爸死了,我就自由了。」
雖然他們不會對任何人提起這樣的念頭—甚至不會對自己提起這樣的念頭。
這只會潛藏在他們的無意識中,因為這似乎是唯一得到自由的方法。
這樣不好—想要你父母死—但是如果你太過依戀,就會變成這樣。

不必這樣—只要敬重,這樣就好了。
去照顧,做你能力範圍之內的事,但完全不要感到內疚。

如果父母有理解心,他們會了解這一點的。
動物的情況就是這樣,牠們沒有這類問題:
小孩一旦有獨立的能力,就會離開父母。父母不會去追著小孩說:
等等,你要去哪裡?我們為你做了這麼多……
大自然根本沒有這樣的要求……

這並不是說媽媽和爸爸什麼都沒做,
他們做了很多—尤其是媽媽做了很多,但那是她的喜悅。
你在她的子宮裡是她的喜悅;滋養你、養育你,是她的喜悅。
她已經得到回饋了,不需要再給她什麼,沒有給予的問題了。
她享受過那些片刻—她懷孕的時候就享受過了—她生產的時候很快樂,
因為她當了媽媽,心滿意足。然後她把你養育長大,她很快樂:
她在養育一個小孩……一種自然的快樂。她已經得到回饋了。
大自然總是 即刻 做回饋,檔案沒有壓著。

所以別感到內疚—你必須在這點上改變你的想法。
放掉這個內疚感,然後看看改變的出現。

如果你覺得不舒服的話,就不用去找她。只有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才去找她!
絕不要因為責任而去找她,絕不要因為你必須去找她而去找她。
唯有當你真的很快樂,而且你想和你媽媽在一起一會兒的時候,你才去找她。
寧可快樂地和她待在一起一會兒,也不要很不愉快地待在那裡幾小時,
給她也給你自己製造痛苦。請稍微覺知一點。

 

原諒父母

門徒問:
我一想到要去看我父母,胃就好像糾了個結。
我不是對他們很疏離、很機械化,就是很愛爭論、防禦心很強。
我對他們沒有慈悲。我應該去做心理治療嗎?

奧修答:
不需要,這只是來自過去的恐懼。你的能量很好:
這個結並不是糾在態量裡,而是糾在記憶裡。這是兩回事。

如果這個結是糾在能量裡,那就棘手了。
但若這個結只是糾在記憶裡,那就好辦了,你可以直接把它丟掉。
我的建議是在你去做別的事情之前,先讓自己快樂兩三個月吧
在沒有屏障、沒有內疚、沒有壓抑的情況下享受生命。
果你可以在沒有內疚、壓抑的情況下享受生命,
你的內在就會出現對你父母很大的慈悲。

事實上,從來就沒有小孩能夠原諒父母,除非他的罪惡感消失,因為父母帶來內疚
他們已經創造了基本的內疚:要這樣做、要那樣做;要像這樣、不要像那樣。
他們是最初的創造性元素,但是他們也有破壞力。
他們幫助小孩成長、他們愛小孩,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制約,
也試著把這樣的制約強加在小孩身上。所以每一個小孩都很恨父母。

你覺得你在反抗父母、害怕父母,因為他們不讓你做自己。
所以每當他們在場,你就感覺開始絞痛,覺得胃裡糾了個結,
因為他們不讓你做自己。你在他們面前又變成一個小孩子,過去又活起來了。
你再次感覺到無助,而你現在已經不是個小孩了,
自然會去爭辯、會報復、會很生氣或是有很強的防禦心,
或是你開始閃避……但是這些全都創造出距離。

你心裡有很強的渴望,想要去愛你的父母,每個人都是這樣。
你是因他們而生的,你的生命要感激他們。
每個人都很愛這個起源,但是這個起源做了某些讓親密、溝通無法產生的事,
所以當你靠近的時候會有困難。如果你不靠近的話,
又會有想要交融、 原諒、建立新橋樑的深層渴望。

花三個月的時間過你想過的生活吧,這將淨化你記憶的部分。
去過你想過的生活吧。你的父母沒有再阻礙你了。
你的父母會好幾次在你的內在說話:你做一件事的時候,
一個來自父母的聲音就出現了:「別這樣做。」
對這個父母的聲音笑一笑,記得現在你是自由的,
你父母已經讓你變得夠成熟了,所以你可以過自己的生活,
也可以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來。
所以你並不需要這個聲音—現在你有自己的意識,
不需要找東西來替代它。現在你父母不需要代你說話,你可以為自己發聲。

花三個月的時間試試看吧;三個月內這個結就會消失。
它可以很輕易地就被洗掉、擦掉。
而且你可以自己做,這樣你就不需要心理治療。
如果你做不到、你覺得很難,那麼心理治療就會有幫助。
它也會做一樣的事情:它會試著抹去你的記憶。
如果你沒辦法一個人做,專家知道要怎麼做,
尋找專家的支持總是好的,但自己先試試看吧。

否則,有時候會有這樣的情況:
你的心理治療師也許能夠幫你擺脫父母,但是他變成了你的父母。
頭腦是這麼笨拙、這麼困惑,如果它開始鬆開對某物的緊握,
馬上就會抓住來自其他方向的東西來替代。
所以,有很多人去找心理治療師,漸漸地解決了許多問題,
但接著心理治療師變成了問題。
於是他們無法失去這個心理治療師,無法停止心理治療。
他們可以換個心理治療師,可以換一種心理治療,
可以一種心理治療換過一種心理治療,但是他們變成心理治療的癮君子。

有時候靠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是很好的—這會讓你有更多的自信。

這就是步驟—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是好是壞都不是重點。
不論你想要做什麼,在這三個月裡都是好的;
你不想做的就是不好的,那就不要做。
完全地自在、自由,享受生命,彷彿你是第一次出生一樣。
當門徒的情況恰是如此。你是一個新的小孩,這是一個新生。
你會開始在新的方向上成長,
然後那些父母的聲音和父母的制約就完全不會擋路了,這是一個新的成長。

  

未完的親密關係

門徒問:
我爸爸突然過世了,不知怎地,我覺得必須去陪我媽媽,去結束那裡的一些東西。
我強烈地感覺和她在情緒上有某種未完的東西,現在似乎是時候了。

奧修答:
和父母的情況總是如此。這種親密關係就是這樣,
要結束它需要極大的意識—唯有如此它才能結束。
即使是想要結束它的想法,可能也不會讓它結束。所以別抱著這種想法了。
只要人在那裡就行了……很自然地在那裡,帶著愛在那裡。

做你所能做的—因為父母做了很多,
而在西方他們甚至得不到感謝,沒有人有絲毫的感激之情。

在東方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在東方,這種情況從來不會是未知的,它總是完整的,
因為父母給了這麼多,小孩也一直得到最大的敬意、最大的敬重。
這在東方已經是很自然的事,而且也必須如此,因為有一個很深層的理由存在。

如果你和父母之間沒有和諧融洽的關係,你和自己之間也不會有和諧融洽的關係,
因為父母並非只是一種附屬的現象—他們深深地扎在你的根裡……你是透過他們才來臨的。
你有一半的存在來自於媽媽,一半的存在來自於爸爸,他們將在你的體內延續。
所有的衝突都將在你體內延續……所有的焦慮都會在內在深層延續著。
你們必須有一個和諧融洽的關係,這是為了你。
要達到這一點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刻意去努力。

刻意努力是不可能有幫助的—它很不自然。
所以放棄這個念頭吧,否則你又會重新感覺到有什麼還不完整。

只要人去那裡、人在那裡就好了,這時候她會需要你的。
你爸爸走了,她會非常哀傷—她會需要你的。
所以不要刻意去做什麼努力,只要人和她在一起,撫摸她、關懷她……
有時候和她一起靜心,如果她可以的話,就幫她靜心。
則只要跟她說你要在她房裡靜心,她在床上休息就好你靜心,那種震動就會幫助她。

快樂一點。這個情況很難應付,但還是要快樂。
為她開心……把這個擔子變得輕快。幫助她接納這個情況。

別擔心你們的關係,突然間,你會發現它被療癒了。
這是間接的—你無法直接地下工夫。
如果有兩三個禮拜的時間你都能很有愛心、很幫忙
而且她很高興你來了—很高興你有某種她需要的截然不同的能量……
你滋養了她—這樣就夠了。你將感覺到有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出現。

如果我們可以有愛,就沒有親密關係會一直無法解決。它每一刻都有完整。

  

第一個細胞的來源

門徒問:
我對我爸爸有所懷疑,我覺得他不是我的親生父親。你可以幫我甩掉這個懷疑嗎?

奧修答:
這真是個難是啊!首先,這根本就無所謂。
不管甲是你爸爸,還是乙是你爸爸,根本就沒關係。
怎麼會有關係呢?你是你,你是怎樣就是怎樣。
你的第一個細胞是從哪裡來的、從哪個來源來的,現在都無所謂了。

你為什麼會這麼煩惱呢?不過這些東西有時候會變成一種偏執。
就算你最後知道了,就算我說:「這個人是你爸爸。」
比如我說保羅是你爸爸,然後呢?你會相信我嗎?
你會開始懷疑我,所以你還是去懷疑你爸爸比較好一點!
或者你說不定會開始懷疑可憐的保羅,而他跟這件事根本沒有關係!

只有你媽媽才能回答你。
連你爸爸都沒辦法回答你,因為就算是你爸爸也不一定對。問你媽媽吧。
(哈哈)


  
有一個年輕人去找他爸爸,他說:「爸,我想娶蘇茜。」
老推銷員說:「兒子啊,別娶她。我年輕的時候愛拈花惹草,這個嘛……
你知道這是什麼情況了。」

大約一個禮拜後,年輕人又來找他爸爸了,他說:
「爸,我愛上了梅德莉,我想要娶她。」

推銷員說:「兒啊,她是你同父異母的妹妹。你不能娶她。」

幾個禮拜以後,年輕人問:「那梅寶呢?」

老推銷員說:「她也是你同父異母的妹妹。」

急著想要結婚的年輕人,去找媽媽抱怨說:
「爸說我不能娶蘇茜、梅德莉和梅寶,因為她們都是我同父異母的妹妹。我該怎麼辦呢?」

媽媽雙手環抱著她的兒子,安慰說:「這三個人你想娶誰都可以—他不是你爸爸!」

  

所以這很難哪,除非你媽媽說實話;沒有人能跟你保證。

我聽說IBM生產了一台機器,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但是你可以去問問看。

有一個女人聽說IBM的機器非常棒,她走進IBM的店裡,四處逛逛。

銷售員解釋說:「我爸爸在哪裡?」並把它放到機器裡。
答案出來了;「你爸爸正在佛羅里達的西岸釣魚。」

這女人大叫:「胡說!我爸爸已經死了二十年了。」

銷售員聲明說:「這台機器從不出錯,只是有些誤會罷了。
換一個方式重新問一次你的問題。」

這女人又給這台機器寫下:「我媽媽的先生現在在哪裡?」

這台IBM的機器說:「他已經死了二十年了,但是你爸爸正在佛羅里達的西岸釣魚。」

請別問我這樣的問題,我不是IBM的機器—我也不是你媽!

(哈哈哈哈哈哈哈)






博客來書籍館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271487
再次成為孩子:奧修說孩童  奧修/著  林群華/譯  出版社:華吉吉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感恩你的留言回饋